1975,是我畢業之季,也是廖繼春老師逝世的前一年。 廖繼春老師經典系列油畫三連作「台北新公園 」之一 今日鑑賞的廖老師經典系列油畫,就在那年完成。連作主題是台北新公園(今易...more
圖一:廖繼春 野柳港風景 1965 油畫 廖繼春(1902~76)一生五十餘年的創作,可說全都在調色盤顏料堆中打滾,或隨心所欲,或苦心經營,每幅色彩斑斕之作,都讓畫家內斂壓抑的個性...more
川普的狂人行徑,竟然會和梵谷有所關聯?所引起的討論課題,牽涉到美術史上常見的「誤解」地雷! 是的,川普被槍擊新聞爆發後,第一時間網路上就流傳了一幅P圖:把「川普耳傷」和「梵谷耳傷後自畫...more
台灣美術史上最瑰麗的色彩,來自廖繼春(1902~76)魔術般的彩筆,雖然其一生篤實木訥,偏於低調內斂的個性,卻在自由揮灑的天地中,用繽紛活潑的顏色,展現非凡多彩的人生。本文就以廖繼春同樣阿里...more
前輩大師廖繼春(1902~76)素有“色彩魔術師”雅譽,在台灣美術史上留下耀人亮麗的一筆。他不只是靜物畫或風景畫,全都具有強烈、優美、熱情的顏色,連抽象畫、半抽象畫也...more
走出畫室,放眼天地,藝術不該只存在象牙塔內,它應該在山海自然中孕育,它也應在都會城鎮中成長。我們時刻身處的大環境美感氛圍,就是催生今日藝術層級高低的憑藉。 換言之,一個國家的文...more
藝術家莊世和作品「憶小琉球」,1983 油畫。(圖/郭少宗提供) 前輩藝術家莊世和(1923~2020)百年紀念展,標題:「前衛.符號」特展於創價美術館至善...more
欄文化 「有容乃大」,楊英風1970代表作,立於大展門口,彰顯大器。(圖/郭少宗攝影) ...more
圖一:立石鐵臣的畫作「大稻埕市場小吃」。(圖/取自網路) 這是一個魂牽夢縈的故事,有關一人二國,兩岸一心的真實事件。 立石鐵臣先生1905年生於台...more
圖一:「節節高昇」不鏽鋼雕塑,高12公尺,郭少宗於1992受新竹市政府委託設計、製作的新竹市市標。(圖/郭少宗提供) 報載位於台北市敦化北路1999年設置的黃銘哲「公共藝術」作品「...more
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的油畫作品《日輪》,藝術熱力燃燒不熄。(圖/李梅樹紀念館提供) 本人據新聞報導,初見日本籍畫家立石鐵臣出品第5回台陽展之油畫《日輪》...more
圖片說明:紅球在佈展過程,不幸戳破消氣,正補救中。(圖片來自網路) 據報載:台南紅球計畫4月5日上午在台南新化原新化街役場,進行一日現地創作展演,惟...more
《 流形化為中流砥柱 》 -- 朱銘美術館特展之厚望 一場由石瑞仁策展的2024台灣當代雕塑展,以“流形”為標題,在朱銘美術館展開。 ...more
【郭老論美】錯過現代藝術的末班車~我的半百回顧 作者站立於《五月與東方-臺灣現代藝術運動的萌發》展場視覺牆面前。(郭少宗提供) ...more
關於粉彩畫,我有一段長長的故事。 1972年開始,我是國立藝專學生,在頻繁的裸體素描,水彩、油畫課堂上,總覺得畫起來意猶未盡而感厭煩。於是勤跑圖書館,我發現了印象主義畫家竇迦(Edga...more
「熱辣滾燙」電影海報(圖/取自網路) 許久未寫觀賞電影的心得短文,因為評論談不上,牢騷沒必要。既非專業影評,只不過是狗尾續貂罷了。 年節期間看了中國熱賣的「熱辣滾燙」...more
(圖一):梵谷油畫作品「食薯者」(1885年)。(圖/取自網路) 每當我仔細品味一幅梵谷早期厚重黝暗的油畫,便有如掘墓出土了一件稀世珍寶一般,滲透出濃濃的腐朽味...more
今天不談政治,只說說普世美學。 台灣大選的鬧劇,持續上演。竟然有競選團隊祭出充氣人偶,讓候選人芻像跨坐支持者肩膀上(圖一),繞行城鄉,譁眾取寵。 殊不知造型粗鄙的橡皮人,...more
冬陽大剌剌照進來,乍見吾雙手歷經七十二年的老皮嫩肉。心頭一驚,不悲歲月催人,而是右手大拇指的變形更甚。 從十八歲開始積極畫畫,右手大拇指與食指就忙碌起來。二指夾住炭條、畫筆的力道,越來...more
媒體主辦2023年度代表字前十名,細思每字極富意涵。故試為每字做一首二行極簡詩: 缺 & 終於了解 沒有是一種美德 蛋 & 巢翻了 回不去媽媽的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