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中的音樂性, 無疑是一種飛揚. 喜悅. 舒暢的本質。
有人質疑昨日貼文:
梵谷生涯的艱苦卓絕. 抑鬱寡歡, 作品儘管奔放, 悲劇生活中怎麼會有歡樂?即便如莫內大師, 也是道貌岸然, 不茍言笑的人。
藝術創作過程的心理反應, 感性化的情緒因素(所謂的熱抽象)會完全表露於真誠的作品上, 前提是藝術家不虛偽造作的話。
其實, 藝術本質是不被外在的困頓所掩蓋光芒, 或因一時的虛名而增益分毫。
就以恩師廖繼春的「海港」為例, 色彩瑰麗, 點線活潑, 顯然是一幅充滿音樂性的歡騰且狂喜的佳作。試看, 後四張經過拆解和倒置的局部圖, 撇開了具象因素, 更能體會畫中歡樂精髓。
實際上, 廖老師是一位低調. 樸素. 木訥而且缺乏歡樂, 從來沒見過開心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