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論

2021-12-23
[茶金美學三思]
疫情漫長,深居簡出,閉門讀書之餘涉足追劇。
歲末迎來一齣「茶金」劇集。其時代背景1950是我出生前一年,劇中諸多事物如茶文化、客家莊、旗袍族、印度行……於我都有相關,不免心有戚戚。吸引我深入淺出地品味再三。
於我最深刻且驚喜者,不在劇情、角色、服飾、建築,而是一前一後的片頭片尾,簡潔畫面,清晰語彙,醞釀的時代美學。
出場片段,褐色交雜金色直接切題「茶與金」,再以石水草三元素,賦與華麗耀眼視覺,彷彿古典「金碧山水畫」,亮麗開場,聲勢奪人。
反之,結束片尾以安靜肅穆斜光輕撫的場景,四下無人「靜態」呈現,此時景物靜止不動唯有鏡頭緩慢推移,讓時間凝結,空間石化,人去樓空,無聲勝有聲。這活脫就是一幅古典「靜物畫」。
七十年前故事從雲端輝煌開始,繁華落盡,終抵落寞蕭條的境地。故事情節如是,大時代大環境亦如是。
疫情無虛度,我細讀了日本美學三書「物哀」「幽玄」「侘寂」。
推思比較劇集,戲劇演繹的諸多哲學質素:殘缺、朽壞、隱藏、陰翳、抽離、祥和、深遠、空無…等(文繁不贅),皆指向一則命題:「留白」。
此一美學極致的境界,非經千迴百轉,無緣企及。
(圖片截自網路,致謝)


圖片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