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奏鳴曲

N4 \

N4 "四季奏鳴曲" 之四 --"花語"

售價: $ 900,000

媒材 | 油畫
尺寸 | 60M=130x80cm
年份 | 2016

 
N4 "四季奏鳴曲" 之四 --"花語"
                        油畫 60M=130x80cm.   2016
                        ‎
”花語--虛名的宿命啊!曼珠沙華”
 
花與葉見面
日與夜交替
秋與冬轉換
生與死過度
此生與來世的輪迴
竟然這麼困難
 
紅與綠互補
曲與直共構
線與面交疊
單與複同組
熱情與冷靜的衝突
無由來地  折磨你我
 
此岸無怨無悔地生長
綻放。祝福。凋萎。遺憾。死別
彼岸無邊無際地命運
歧途。未知。黯黑。迷惘。困惑
奈何橋頭一盅忘情水
徹底切割你我永世的糾纏與瓜葛
 
寧取紅花石蒜的學名而不得
卻背負著曼珠沙華的虛名
甘願樸實孤獨的度日而不得
卻承受著絕情無訴的詛咒
孤芳自賞有秋菊
空谷幽香有蘭花
不凋長青有老松
嚴冬傲骨有寒梅
而妳  妳擁有什麼虛名?
 
在熱情奔放與虛情假意之間
妳的宿命  就是擺盪
在榮枯生死與轉世輪迴之間
唯有擺盪  妳的宿命
啊!生死擺盪。擺盪生死
怒放凋萎........
凋萎怒放........

[ 詩畫賞析]

首先摘錄網路科普,學名紅花石蒜,亦稱曼珠沙華,中國花語是「優美純潔」、日本花語是「悲傷的回憶」、韓國花語是「相互思念」。花始開於七月夏日,卻在秋天結花,因春秋分交替時節民間慣稱為「彼岸」,故名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傳說這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花開時不見葉子,有葉子時不見花,花葉兩不相見,生死相錯,自古被視為開在黃泉路的花朵。

日本鄉野的曼珠沙華有浪漫優雅的花容。(取自網路)


如此揪心動人的故事,花朵自身必有奇特、繁複、糾葛的造型,其花瓣曲折,花蕊細長,顏色紅艷,西洋名為「蜘蛛百合」,這形象並不討喜卻生動貼切的比喻,恰如其分。

詩文首先描寫花朵奇特造型、生態時空、人文意涵,以現實兼象徵的文字,直接將花朵提升到一種死生輪迴的哲學境界。

接著擴大視野,詩文轉場到「菊蘭松梅」,假藉眾香國中更富文化底蘊的名花,旁徵博引,說明曼珠沙華虛名緣由,更讓讀者思緒奔放在花魂繾綣,詩心飄颺的藝術之海。

抽象畫以綠色鋪陳一片生命草原,許多自由線條飛舞,如草葉似花瓣,更像一絲一縷的生之遊魂,隨意翩飛,上下求索,穿透時空,浮潛意識。

由於畫作色彩偏向植物色系,花紅草綠本就是生命嬗變的表現,而詩人以水性楊花象徵了曼珠沙華生命的脆弱與人文的衍生,詩文延長了花朵的實質生命,直達藝術的境地。

人之宿命的確虛妄又飄浮不可測,畫家運用了形形色色技巧,在畫中留駐一色一線的心靈軌跡,只須用心玄思妙想,便可直覺地通向藝術的堂奧。

上一則   |   回上頁